全新配方电解液 库伦效率达98%

发布日期:2017-07-17  来源:能源学人

核心提示:钾二次电池由于其资源丰富、成本低和电池电压充足被公认为未来储能技术中有前景的候选者。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Yiying Wu团队在2
 钾二次电池由于其资源丰富、成本低和电池电压充足被公认为未来储能技术中有前景的候选者。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Yiying Wu团队在2013就曾报道了一种比能量为935Wh/kg的K-O2电池。从那时起,人们就开始研究通过减轻K金属电极上的副反应,从而提高其循环稳定性。

目前已经报道了不同的钾二次电池正负极材料,与碳质材料、合金或嵌入式化合物相比,直接使用钾金属作为负极可以提供更高的比容量。但K金属对电解液具有高反应活性, K在电解液中不能进行可逆的沉积和剥离仍是当前主要挑战,且需要强烈钝化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膜(SEI)来稳定钾金属表面以实现上述目标。

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Yiying Wu团队首次证明了在双氟磺酰亚胺钾(KFSI)-二甲醚(DME)电解液中可以实现长时间和高度可逆的K沉积/剥离。在没有任何表面涂层或隔膜改性的情况下,K金属负极在200圈的循环中以高库仑效率(~99%)进行沉积和剥离。

进一步的表征证实(XPS和NMR),均匀的SEI主要由K金属和KFSI之间的反应产物,以及来自DME分解的甲酸盐和乙酸盐组成。最后,通过调整其浓度可以将KFSI-DME电解质的电化学窗口扩展到5V(vs K/K+)。

通过进行恒温循环实验评估各种电解液中K沉积/溶解过程的可逆性。以K作为对电极,纯铜作为工作电极和Celgard隔膜组装扣式电池。在测试的不同电解质中,KFSI-DME是唯一能够长期进行可逆K沉积和剥离的配方。

1M KPF6-DME,1M KTFSI-DME和0.8M KPF6-EC/DEC都无法进行可逆的K沉积/剥离且由于容量衰减快和库仑效率低,导致电池在10-20个循环内出现故障。相比之下,使用稀释(摩尔比= 0.1)和浓缩(摩尔比=0.5)的KFSI-DME电解质可以在超过100次循环中实现99%的高库仑效率。

图1b和c为K/Cu半电池在KFSI/DME =0.1电解质中的恒电流充放电曲线和循环性能。由于KFSI-DME和高还原性K金属之间的初始副反应,在前5个循环中库伦效率低于90%。然而SEI膜的形成阻止电解液的连续消耗,随着循环的进行,库伦效率不断提高,最终达到99%。

在4mA/cm2下,一旦残留的K累积在Cu电极侧,充电曲线停止弯曲(一条直线),这产生了K/K对称电池的行为。KFSI/DME=0.5电解液中初始循环的库仑效率高可能是由于更少游离DME分子被钾金属还原。

1500257379692989.png

图1.(a)在0.05mA/cm2倍率下,不同电解液配方中K在Cu基底上沉积/剥离的比较;具有KFSI-DME =0.1(1M)电解液的(b)电压曲线和(c)循环性能;(d)在4 mA/cm2倍率下的沉积/剥离曲线和(e)从0.05到4 mA/cm2倍率下的循环性能。

KFSI-DME电解质的电化学稳定性对于评估可再充电K电池的新电解质是至关重要的。线性扫描伏安曲线表明,稀释的KFSI-DME电解质从3.5V开始阳极电流快速增加,电解液的分解导致其电化学窗口相对较窄。浓缩的KFSI-DME电解质表现出增强的氧化稳定性,电压高达5V时都没有出现明显的阳极电流。

1500257388592455.png

图2.(a)KFSI-DME电解液的电化学稳定性;(b)不同比例KFSI-DME电解液的拉曼光谱。

浓缩的KFSI-DME增强的电化学窗口使得其可以与钾金属电池中的高压正极耦合。通过测试K/普鲁士蓝(KPB)全电池验证KFSI/DME=0.6电解质与KPB正极的相容性。在预循环除去KPB材料中残留的水后,K/KPB电池在100mA/g的倍率下和2.0-4.0V电压范围内表现出稳定的循环性能。

循环50次的平均放电容量为65mAh/g(KPB),平均库伦效率为98%。浓缩的KFSI-DME电解质实现了可逆的K沉积/剥离,高电压稳定性和优异的循环性能,成为钾金属电池有前景的新型电解液。

1500257397953565.png

图3.具有KFSI-DME=0.6电解液的K/KPB电池在100mA/g倍率下的电压曲线;(b)K/KPB电池的循环性能。


 
关键词: 电解液
 
[ 频道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

网站首页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使用协议 | 版权隐私 | 网站地图 | 排名推广 | 广告服务 | 网站留言 | RSS订阅 | 沪ICP备16055099号-94

风光储网 版权所有 © 2016-2018 咨询热线:021-6117 0511  邮箱:sina@heliexpo.cn 在线沟通:

本网中文域名:风光储网.本站网络实名:风光储网-最专业的风光储行业信息网站